“对于韩家英设计的认知,时间不短了,从1992年到今天一直在观察韩家英设计的作品”,设计师王序在北京专门就对韩家英作品的理解,做了一个名为《设计美学论之文学性设计美学》的演讲,他申明:“这个题目只是开始,而不是结论。文学性设计美学与文学没有任何关系,我把这个话题引出来,文学性的设计美学,是设计美学论的一个分支。”
“我是最早给韩家英写评论的设计评论家之一,当时我提出,一个设计师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个人作品的独特面貌,可能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但是将个人风格转化成对于整个平面设计潮流都有影响的设计流派,并且具有设计史意义的话,这是平面设计师里面只有杰出设计师才能做到的一件事情。” 十几年前就对以韩家英等为代表的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作出过独立评论的设计研究者祝帅认为,韩家英就是这样的杰出设计师。“这么多年来,韩家英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索,他走的这条路,跟田中一光走过的路其实是一样的。”王序认为,“这个展览,最重要的是你看到了韩家英整个的创作历程一直不曾间断,而且是不断发现问题。我觉得这就是设计师给自己的命题,田中一光也是一样,他给了自己非常高的要求,这种方法,在目前没有多少设计师可以做到。韩家英不断地在做,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到‘妙法自然’这组作品出来,他已经完全有了一种新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性设计美学,我个人是这样形容的。”
这种文学性设计美学,在柏木博眼里,就成了“韩家英的作品给人以‘由书法到绘画、由文字到图像’的印象,可谓是在汉字和墨韵文化背景下,以‘书画同源’思想为源头的现代化表达。” 他认为,韩家英的平面设计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风格,同时极具独创性。“‘妙法自然’系列海报是他近年来的代表作。该系列中的‘自在’用墨韵表现出大雪覆盖的深山意象。‘日新’中的墨韵形成斑痕点点。‘生生’中的墨韵好似水珠飞溅。‘圆融’展现出海潮涌动的波纹。每件作品都充满了静谧的美感。”
无独有偶,在柏木博将韩家英拿来与田中一光比较时,华人设计界泰斗级人物靳埭强也拿自己的作品与韩家英做了对比。他在“羡慕”韩家英“有《天涯》这么一个好的平台”能够让他从文字里面创作这么多好东西的同时,觉得“我从韩家英身上也看到自己”。在“镜像”展筹备期间,王序跟韩家英商量邀请日本设计评论家柏木博撰写一篇文章,他们用特快将作品打包寄给了柏木博。令人吃惊的是,柏木博在文章里将韩家英的作品与田中一光做了对比。田中一光是日本设计巨匠,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他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领域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设计师大概只有五位,除了韩家英,还有靳埭强、王序、陈绍华和王粤飞,他们对于整个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运动和青年一代平面设计师有着非常重要的范式意义和影响。”
“我觉得中国成立一个设计博物馆很有必要。时机和条件成熟的时候,更应该有人研究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史。周博说得很对,民国时期的设计史料很重要,但我觉得中国当代的设计研究一样很重要。王序、韩家英他们对中国当代设计史的贡献相当于叶灵凤、钱君匋等人对于民国设计史的贡献,甚至还要更大一些,因为民国时期虽然有那么多设计师,但是没有那么多学设计的人。社会对设计的认识也不一样,今天又谈文化创意产业,又建设计之都、办设计周,已经是全民设计运动,我觉得对当代设计史进行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祝帅称,韩家英开创了“中国当代一线设计师里面最优秀的设计师之一在规模比较高的美术馆里面举办个人设计展的先例,我觉得这次作品展是中国当代设计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希望借着这样一个个案,可以思考今天中国平面设计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他的跨界实验,让我们思考在平面设计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夕阳行业时,还有哪些可能性?我们的设计教育还有哪些不足,怎样迎头赶上,这都是韩家英举办这个展览带给整个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启发。”本文来源于南京logo设计公司
设计学者周博从设计史研究的角度看待韩家英设计展。他认为,现代中国设计史研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没有像样的设计博物馆,没有经典的藏品系列,没有大师叙事,没有一个系统;第二,我们对自己的设计文献资料(包括设计教育、档案等文献)的整理严重不够。而图像和文本是设计史研究的基础。祝帅分析说,韩家英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形式实验”,“他的主要贡献不在创意,而在以往谈创意的人不太重视或者说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忽视的形式,在这方面,韩家英作出了许多积极探索,从早期的康佳、新大洲标志到中期的《天涯》海报设计到后来的《绿茶》,包括最新的一些作品,我觉得都有一以贯之的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对形式有非常高的敏感,对图形有非常好的领悟,这是他对于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进程的范式性的贡献。”
“我主张20世纪的中国平面设计要有一个一贯的历史,应从重要的设计师、设计作品和设计事件入手,研究他们的成就,设计知识的来源、教育,以及他与他的圈子之间的关系,发掘重要设计师的新作品,同时也要寻找草根的温度。毕竟,人和知识始终是在传承的。”历史总是陌生的,他为此特别感谢韩家英的设计个展引发的对诸多问题的讨论。他提出,“一定要有大的设计博物馆,需要设计师收藏自己的设计档案,把我们自己的历史留下来,如果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没人会尊重你。”设计史研究的意义何在?周博解释,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收集发掘和整理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公共图像如何反映当时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人们怎么认识设计与文化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历史境遇和进程之中如何理解中国设计师的局限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