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位置形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广大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才铸造了学校精神,发扬了学校精神,改造了学校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校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校精神的延续。“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职责,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促使学校精神之花盛开。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园的时代性活动等。
文化发展,校情扎根。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要从时代精神中吸取有利营养,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近些年,我们强调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师生,赋予校园文化活动时代意义,不断培育校园文化活动新的增长点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学科优势和个性特征,不断发掘办学亮点,培育特色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制高点,以发挥文化活动育人的深远作用,进而增强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是用来消费的,这正像是一本书需要有读者阅读一样。一本书需要对自己的读者群进行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消费者进行定位。定位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定好位才能做到位。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情感,改善校园文化长廊文化设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学校充分利用走廊空间发挥各墙的教育功能。 思想道德教育、礼节礼仪、饮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化等。光彩夺目的笔墨、图画化的古典诗词、音响的智慧经典,都显示出教书育人的深刻意义。文化墙的建设不仅为学校增添了美丽的风景,而且充分发挥了校园的隐性教育功能,美化了教育环境,强化了学校环境的教育观念,使每堵墙都能说话,每个走廊都在教育人们。
校园文化既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根”,又是统揽特色学校的“魂”;特色既要靠校园文化来传承,又要靠校园文化来彰显;换言之,要想办好特色教育,就要在建构“特色文化”上下工夫。否则,创建的特色学校不会稳固,不会长远。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环境是一种显性文化,环境优化最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对于师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有着一种独特的教育与熏陶功能。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文化资源,营造生态校园,努力构建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着力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与发展方向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围绕着学校的优良历史传统和发展方向来建设。优良的历史传统、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它既是一种精神财富,又是激励师生的动力,也是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她们应该和谐地形成一个整体,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围绕这一个核心来建设,要让师生浸润其中,感受其激励。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着力打造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与学习环境校园文化不是空洞的、形式的和单一的,其内容与呈现形态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作用不是口号式、激进式的和单方面的,其作用是潜移默化式的,是润物无声式的,是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内容互动共长的。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与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相结合,要把新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的思想与理念通过校园文化的形式,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
绝大多数学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学工部、学生处等),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