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也用和谐来解释美,认为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美与不美,区别就在于美的事物里,原来零散的因素得到了统一。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万事万物莫不尽然。于是,产品的和谐化就一直受到特别的青睐。早在18世纪下半叶,魏德伍德就依据市场口味的不同,合理协调器具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设计中,既讲究适应批量生产的理性,也尊重富有艺术趣味的感性。从充满罗马式古典气息的炻器器具到至今还在生产的女王牌茶具,均体现了这种和谐。而工艺美术运动期间,从阿什比的融合纤细、起伏线条和强烈功能的银质水具,到德莱赛包罗各式文化、材料、风格和技艺的产品,也体现了美与技术结合、师承自然、忠实材料与实用的和谐设计观。
伴随着和谐化设计的深入,产品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有形的产品个体,而越来越转移到多元的具象关系上。这些关系事实上就是人、产品、环境三大要素之间两两相交的关系。它们的协调与平衡,就是产品和谐化设计的具体体现,这里的人是围绕设计行为或设计成果的所有人,包括使用者、设计者、工程师等;而产品则是设计的成果。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可用,即实用功能性,还要适用,表现为体量适中,使用舒适、气氛愉悦以及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孕妇、左撇子等的关怀。因而,在设计中就要求整合加工工艺、材料等要素,依据人机工学原理,使产品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相协调,重点考究在使用过程中好拿、好放、好用以及使用时的心理体验,使产品的把手距离恰当,粗细适度,机理自然,材料耐骤冷骤热等。例如,这款名为TAG CUP的杯子,曾获得日本优良设计奖。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可防止手被烫伤,无论水温多高,都可以四处拿动,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赋予了人美好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了人与产品的和谐。而图2则是2003年日本眼镜设计大赛的金奖作品,最大化地方便了人使用与携带,同时又增强了产品的安全性能,亦是和谐的典型代表。本文来源于南京logo设计公司
和谐化设计是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目的在于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本文着重从人与产品、产品与产品以及产品与环境三个层面来探讨具体的和谐化设计。
和谐化设计,即设计在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之于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基于产品,其和谐化设计不是简单的造物,乃是创造出演绎时代、民族的文化根性,孕育着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强大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的和谐整体。
无独有偶,我国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对饮茶的器具哪些宜茶或不宜茶做了精辟的分析,指出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明式家具更是以简、厚、精、雅的协调而闻名于世。另外,我国古代宫廷建筑讲究的红、黑、白、金四色搭配亦体现了和谐的设计观。综观早期的产品设计,虽然和谐的思想一直有所体现,但它不等于今天的和谐化设计,二者的演变是一个从知到行,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过程。这期间承载着人们对产品审美情趣和情感追求的提高、设计文化的丰富、生活态度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发展、人文艺术的繁荣等。因此,我们今天谈到的产品和谐化设计,就不是以往那种和谐思想的简单应用,而是超越产品本身,延伸至人-产品-环境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