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在学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更不是如目前许多学校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学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那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隘意识,正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上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校园文化全员共建,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应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是由于校园文化这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才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思路更开阔;知识面更宽阔。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对自身角色的认知、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提高上有着孵化器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提升校园文化“物”的品味外,还要重视“人”的塑造。它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校园精神。就是学校的生命活力,是学校独特的财富和资源,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虽不具有表层物质环境文化和中介层制度文化那种直观可视有形的特点,但由于其精神已渗透或附着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以致由它透视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
学校走廊文化墙设计能够不断为学生们创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空间,还能培养学生之间交流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同时,学校走廊文化墙还是学校的一个形象展示窗口,需要重视对它的环境文化建设,才能彰显出学校独特的文化面貌。在学校里面,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场所都会有走廊,而走廊也是师生们经常会走动的场所,作为一个师生们经常会接触到的氛围,通过重视它的环境文化建设,创造育人的走廊文化墙,以人为本,以成长为本,以将来为本,以育人的思想去建设学校文化墙,让学校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生也能通过在走廊环境环境中不断的成长起来。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外在机制,含有学校的传统、形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对常秩序必不可以少的担保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担保系统。"没有规矩,不行方圆",只有竖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有可能竖立起令称呼心的校风,才能担保校园多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到实处。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到实处的团体机构和队伍,由于这个,还必须加强相应的团体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含有制度建设、团体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团体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保证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团体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不懈怠尽量尽量与会做事,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学工部、学生处等),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教室墙壁文化是一个学生学习精神的集中体现,班集体是一个熔炉,能将铁炼成钢。同时班集体也是个染缸,会给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加强教室墙壁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加强班集体荣誉感,给予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都有对比的机会,都有进步的机会,都有成功的表现。学校的每个教室都有类似“夸夸你我他”、“想说就说”、“展示自我”等版块。如小学阶段共六年,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差别很大,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对各个年级教室的布置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一年级各班都精心布置了“拼拼、读读、认认”的“启慧角”等,二、三年级各班都建立了“生物角”,四、五、六年级各班都设计、张贴了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励志角”等等。除此以外,校园“红领巾”画廊、英语角以及各幢教学楼的楼梯都根据低、中、高年级段的特点精心布置了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每个班教室门口也都以统一规格、统一材料制作的“ 班级特色”班牌,体现着各自的风格与追求,展示班级荣誉的园地闪耀着不同的名字。各班还根据学生们的意见,设置了一系列专栏,充分体现了不同集体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独特的班级人文氛围。
学校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办学理念等,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各有不同与侧重。因此,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当地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突出重点,注重创新,与时俱进。通过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继承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提炼总结,不断丰富其内涵。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小学和幼儿园应侧重童趣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结合,抓好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学应注重时代性、文化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抓好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实践教育。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园的时代性活动等。当代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网络环境,应运而生的各种网络社团,校园文化宣传站从软件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的文化活动风格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的文化活动风格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从教育的层面上理解校园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其中,处于浅层的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及校园内开展的群众性的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等;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机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校规校纪和公约条例等;处于深层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和师表作用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如果就具体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价值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堂文化、职工文化、社团文化、公寓文化、网络文化等。
在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时,要确立与教育思想、办学思想相统一的管理思想。制度是强制性的,是一种规范与约束,但不同思想指导下的规范与约束,执行起来是不一样的。没有好的管理思想,不可能有好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与执行,而只可能适得其反。当前,在管理思想上,以人为本、以学生与教师的发展为本成为管理思想的潮流和主体。但这只是一个放之四海都不错的大道理。如何确立一个与本学校相适应的比较具体的管理思想,才是校园文化的真正内涵。第四,要把文本的、物化的制度,通过有效的传播与执行,转化成师生群体的观念、精神和习惯。制度如果停留在文本上或手册上,还不能成为管理文化,如果能强制执行,也不成为管理文化。只有在师生中得到拥护、得到有效的执行,并成为师生群体的观念、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一种个体与群体的精神形态时,才成为管理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体现。